革命性微芯片:未来疾病检测与诊断的新利器

在面临多种健康威胁的当今社会,对快速、可靠且易于操作的家庭诊断测试的需求愈发迫切。为此,一种能够检测空气中微量病毒或细菌的微芯片应运而生。

美国纽约大学坦顿工程学院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这种微芯片的开发及其大规模生产的潜力。该芯片能从咳嗽或空气样本中识别多种疾病,并大幅提升检测效率。

这项创新技术基于场效应晶体管(FET),一种微型电子传感器,它可直接检测生物标志物,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与传统基于颜色变化的化学诊断方法(例如家庭验孕测试)相比,这种技术速度更快,能同时检测多种疾病,并能即时将结果传输给医疗服务提供者。

近年来,FET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能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灵敏度已达到飞摩尔级别。这一进展得益于纳米线、氧化铟和石墨烯等纳米材料的结合。然而,这类传感器在同一芯片上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或生物标志物时仍面临巨大挑战。现有的定制方法,如将生物受体滴铸在FET表面,缺乏满足复杂诊断任务所需的精度和可扩展性。

热扫描探针光刻技术(tSPL)是一项可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突破性技术。该技术能在芯片表面的聚合物涂层上进行精确化学图案化,使单个FET能结合不同的生物受体,分辨率高达20纳米,与现代先进半导体芯片中晶体管的尺寸相当。通过这种方法,基于FET的传感器能在单个芯片上实现对多种病原体的高灵敏度检测,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应用前景。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纳米级》(Nanoscale)杂志上,该杂志由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出版。

关键词: FET
更多推荐

晶体,以其规则的原子排列和坚固的结构,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然而,即便是最纯净的晶体,也难免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可能是原子缺失、错位,或是额外的原子插入晶格之中。在过去,这些缺陷往往被视为需要避免的问题,因为它们可能影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

了解更多 >

在智能穿戴设备日益普及的今天,智能手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少用户在使用智能手表时,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而又令人好奇的现象:手表的背面在特定情况下会发出神秘的绿光。这绿光究竟是何方神圣?它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科技秘密?今天,就让我

了解更多 >

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人群可能具备一项常被忽视的优势:过度好奇心。这一特质虽常伴随注意力分散和多动等典型症状出现,却也与创造力、适应力和探索精神密切相关。长期以来,研究多集中于ADHD的负面影响,而忽视其潜在积极维度。如今,越

了解更多 >

在数字世界的快速发展中,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以其独特的灵活性和高性能,正逐渐成为硬件加速领域的新星。作为一种可重构的硬件逻辑器件,FPGA允许用户在芯片制造后根据需求进行编程,从而实现了硬件功能的定制化。 FPGA的核心优势在

了解更多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小鼠大脑中发现了一个如同“食物开关”的关键区域——一个名为终纹床核(BNST)的脑区,它能够直接控制进食行为的启动和停止。这一发现发表于顶级期刊《细胞》(Cell),可能为理解人类饮食行为提供全新视角。研究表明,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