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要学会骑自行车,人就不会忘记

骑自行车是一种一旦学会就难以忘记的技能,这与大脑中的神经突触有着密切的关系。神经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其他靶细胞之间的接触点,它们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实现信息的传递。这些突触的功能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础,包括信号的传递、整合和调控。

突触可塑性是学习记忆功能的重要细胞机制,也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长时程增强(LTP)与长时程抑制(LTD)是两种主要的突触可塑性形式,它们被广泛认为是学习和记忆的重要细胞模型。在学习骑自行车的过程中,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之间形成了一种神经联系,即“运动记忆”。这种记忆是通过肌肉的各种动作引起的许多兴奋,按照不同的强度和时间间隔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的。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骑车技术不断强化,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就更加巩固,这种神经联系也就被牢固地保留下来。

神经科学家将长期记忆分为两大类: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回忆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骑自行车的技能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这种记忆的形成和储存与大脑的内侧颞叶关系不大,而更多地与小脑和其他相关脑区有关。

最新的研究发现,小脑在形成运动技能的长期记忆中起着关键作用。小脑损伤的患者可能在短期运动任务中的表现与健康人接近,但在长期运动任务中的表现却明显较差,这表明小脑对于维持和巩固运动技能的长期记忆至关重要。因此,一旦学会了骑自行车,即使长时间不练习,小脑中形成的记忆网络仍然能够保持这种技能,使得我们能够迅速恢复骑行能力。

学会骑自行车后难以忘记的原因在于大脑中程序性记忆的形成,特别是小脑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神经突触的可塑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骑自行车的技能成为一种长期、难以遗忘的记忆。

更多推荐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混动车型以其兼具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的特点,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新宠。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经常能看到一个有趣而又令人困惑的现象:许多混动车主在公共充电桩前排队等待充电。这不禁让人疑惑,混动车明明可以在馈电状态下使用燃油驱动,

了解更多 >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支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核心枢纽,其性能与效率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近日,一种名为DPU(数据处理单元)的新型处理器横空出世,以其独特的架构和功能,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DPU这个概念

了解更多 >

随着季节的转换,大雾天气开始频繁出现。对于驾车出行的朋友们来说,雾天能见度差,行车难度增加,安全隐患也随之上升。如何在这样的天气里保证行车安全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雾天行车的注意事项。 雾天行车,最关键的是要控制车速。由于能见度低,驾驶

了解更多 >

在人类与各种疾病的斗争中,糖尿病一直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这种慢性疾病不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然而,近日科学界传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科学家们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了“功能性胰岛”,这一成果有望为糖尿

了解更多 >

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人群可能具备一项常被忽视的优势:过度好奇心。这一特质虽常伴随注意力分散和多动等典型症状出现,却也与创造力、适应力和探索精神密切相关。长期以来,研究多集中于ADHD的负面影响,而忽视其潜在积极维度。如今,越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