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电荷层”效应,固态电池性能或翻倍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研究团队发现,当两种固态电解质的微小颗粒混合时,界面处会形成“空间电荷层”,即电荷的积累效应。这一现象可显著提升离子迁移效率,从而优化电池性能。该发现为固态电池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可能应用于移动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相关研究最近发表在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ACS Energy Letters》上。

研究指出,两种固态电解质接触时,由于化学势差异,离子会在界面处聚集并形成特殊通道,使离子更易移动。这一效应类似于混合两种食材后获得更佳效果,其性能超越单一材料的表现。该发现有助于科学家通过材料组合优化固态电解质,进而开发更高性能的固态电池。

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一个能让手机和电动车电池更安全耐用的新方法。就像把两种不同的调味料混合能做出更美味的菜肴一样,研究人员发现将两种固态电解质材料混合时,它们的接触面会神奇地形成"电荷高速公路",让带电粒子跑得更快。

现在的锂电池里装着易燃的液体,就像随身带着一小瓶汽油,存在安全隐患。而固态电池就像把汽油换成不会燃烧的固体材料,不仅更安全,还能让手机续航翻倍,充电次数也能提高到近万次。不过这种电池一直有个难题:带电粒子在固体里跑得太慢。

德州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当把两种不同的固态电解质(比如含锆和含钇的材料)像乐高积木一样拼在一起时,它们的接触面会自动形成一条带电粒子的"快速通道"。这个发现就像找到了打开新大门的钥匙,未来可能会让我们的手机一周只用充一次电,电动车能跑上千公里不用充电。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丰田等大公司都在竞相研发这种超级电池。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无人机企业亿航已经在新款飞行汽车上试用了固态电池。虽然这项技术还要克服一些困难,但科学家们相信,通过精心调配不同的"材料配方",5-10年内我们就能用上这种既安全又强大的新一代电池。
关键词: 固态电池
更多推荐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阵地。然而,在这片看似无边无际的网络海洋中,一股难以忽视的暗流正在涌动——那就是俄罗斯的盗版现象。它究竟是如何在互联网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在某些领域达到“统治”地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层

了解更多 >

在当今这个交通日益繁忙的时代,驾驶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责任。我们时常能听到“防御性驾驶”这个词,但究竟什么是防御性驾驶呢?它又如何帮助我们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中保持安全? 防御性驾驶,顾名思义,是一种强调预防和自我保护的驾驶方式。它

了解更多 >

当一只狗抖掉皮毛上的水时,这一动作并非随意而为,也不是为了故意弄湿旁边的人。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许多毛茸茸的哺乳动物,如鼠类、猫、松鼠、狮子、老虎和熊,都有这种本能反射。它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迅速去除身上的水珠,保持身体的干燥和温暖。如

了解更多 >

那个让家居生活略显头疼的时节又来了。空气里弥漫着湿润,墙上、地上似乎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连衣物都变得黏糊糊的。不过别担心,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怎么在这潮湿的季节里,让家里依旧保持干爽舒适。早晨醒来,窗外的世界仿佛被一层水汽笼罩,这时候可千万

了解更多 >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正日益紧密,特别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引领一场前所未有的智能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背后,一个看似老旧、却不可或缺的存储技术——机械硬盘,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模型,作为人工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