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抢夺能源,癌细胞还做了什么?线粒体双向转移揭示新机制

近日,《自然·癌症》(Nature Cancer)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癌细胞能够通过主动释放自身线粒体,对周围正常细胞进行“重编程”,从而为理解肿瘤微环境的构建机制提供了新方向。

传统观点认为,癌细胞会夺取周围正常细胞的线粒体以维持自身生长。然而新研究证实,线粒体的转移实际上是一个双向过程。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的研究团队在观察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时,首次捕捉到癌细胞通过一种称为“隧道纳米管”的结构,将自身线粒体传递至正常细胞的过程。

这些来自癌细胞的线粒体对受体成纤维细胞产生了显著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接收线粒体24小时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多个与癌症发展相关基因的活性也出现上调。进一步的动物实验表明,这些被“改造”的成纤维细胞能够明显加速肿瘤的生长。

在机制层面,研究团队发现MIRO2蛋白在线粒体传递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该蛋白负责将线粒体引导至细胞边缘,以便通过隧道纳米管实现跨细胞运输。通过基因操作阻断MIRO2后,癌细胞便无法完成线粒体的传递。

尽管线粒体转移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其科学价值已获得广泛关注。专家指出,线粒体转移现象本身已得到确认,而未来研究将聚焦于其背后的驱动机制,包括传递的具体动力来源以及触发条件等关键细节。

该发现不仅拓展了人们对肿瘤微环境形成机制的理解,也为开发针对肿瘤细胞间通讯的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靶点
关键词: 癌症
更多推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数据包围。从社交媒体的每一条动态,到在线购物的每一次点击,再到新闻资讯的每一条浏览记录,这些数据构成了我们数字生活的点点滴滴。然而,要从这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真正对我们有用的内容,却并非易事。正是在这样的

了解更多 >

据外媒 TechRader 报道,富士通详细介绍了计划于 2027 年出货的 FUJITSU-MONAKA(以下简称 MONAKA)处理器。MONAKA CPU 基于“云原生 3D 众核”架构,采用 Arm 指令集,面向数据中心、边缘与电信

了解更多 >

在广袤的大地上,火车如同一条巨龙蜿蜒穿梭。它时而飞驰在辽阔的平原,时而穿越崇山峻岭,将人们和货物带往远方的目的地。在这条不停歇的轨迹上,火车的鸣笛声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语言,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和情感。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火车缓缓启动,

了解更多 >

在医学研究的浩瀚海洋中,细胞重编程技术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策略。近日,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发现某些特定化学物质能够诱导细胞重编程,为糖尿病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疾病,其发病率

了解更多 >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打破禁食相较于禁食本身,对健康更为有利。该研究发现,老鼠在禁食后大量进食时,肠道中的干细胞会显著增殖,促进肠道损伤的修复。然而,这种干细胞的激活并非无代价:与一直不禁食的老鼠相比,若禁食后的老鼠发生致癌基因突变,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