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近日在中国电子信息网的采访中透露,龙芯正研发的3B6600八核桌面CPU,尽管采用成熟工艺,但预计其单核及多核性能将媲美采用先进工艺的英特尔高端酷睿12至13代处理器。
胡伟武强调,龙芯在2016至2020年间实现了性能与营收的“双飞跃”:处理器单核性能提升十倍,接近英特尔第三、四代酷睿水平,达到高度可用性;同时,企业营收也激增十倍,2020年营收突破10亿元,净利润以亿计。
2022年,龙芯中科成功登陆科创板,借助公众资本的力量,进一步加大对自研LoongArch指令集CPU的投入。2023年,龙芯推出桌面端CPU龙芯3A6000,其单核与多核性能较上一代3A5000分别提升60%和100%,且硅面积缩减20%,IPC性能可媲美英特尔2020年发布的第十代酷睿四核处理器。同年,龙芯还研发了16核及32核版龙芯3C6000服务器CPU,其中16核版本多核性能提升100%,硅面积同样减少20%,性能直逼英特尔Xeon 4314和6338。
性能提升之外,龙芯3A6000与3C6000因硅面积减小,性价比达到前代产品的三倍。胡伟武解释,这得益于龙芯长期自研芯片中使用的各类IP,包括CPU核、GPGPU核、高速接口等上百种,不仅节省巨额授权费,还赋予龙芯灵活调整芯片架构和硅面积的能力。龙芯选择市场目标的标准是硅面积,力求在相同工艺下实现20%以上的面积缩减。
此外,龙芯中科还涉足激光打印机主控芯片研发,通过自研IP,按需改造接口与模块,如将内存控制器硅面积从5平方毫米压缩至1平方毫米,整体芯片面积控制在10平方毫米以内。
下一代桌面处理器龙芯3B6600将采用LA864架构,基于国产制程工艺,配备8核(4大核+4小核),主频最高达3.0 GHz。大核性能提升超20%,得益于结构优化。该芯片还将集成自研LG200 GPU,实现无独立GPU下的图形功能,预计明年面世。胡伟武对其单核与多核性能充满信心,认为可达英特尔高端酷睿12至13代水平。
对于后续产品3A7000与3B7000 CPU,它们将沿用相同核心架构,主频提升至3.5 GHz,并增强I/O功能,如PCIe4、USB3、HDMI、GMAC等。
龙芯中科不仅注重硬件性能提升,还积极构建应用软件生态。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大量软件已完成龙架构适配;同时,龙芯采用二进制翻译技术,实现x86与ARM应用软件的跨平台运行,包括EDA工具、Oracle等大型软件。预计至2024年底,龙芯Linux平台将流畅运行Windows系统及应用。
龙芯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与外接设备的广泛适配,特别是打印机;二是Linux浏览器对Windows浏览器的兼容,使Windows应用能在无Windows环境下运行。